首页 > 学习园地 > 学习体会
学习园地
学习体会

上善若水任方圆----读《道德经》有感

发布时间:2013.06.20 作者:王筱青 来源: 访问人数:23720

 离人们的生活最近,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的东西。中国人自古喜欢从自然界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诸子百家坐在河边深思,端详着奔流的水自然感想万千,获得许多智慧。君子见大水必观焉,水是一种信仰,一种性格,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种方式、一种能量,水的力量在于它的信仰与柔性。品读圣哲的书籍中关于水的语句,亦对圣哲的思想有了更好的了解,为人处世也有了新的领悟。 

    一、水是一种信仰

    老子在《道德经》中赞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水滋润哺育了万千生物,自己却谦卑低调,甘处下位,忍受各种艰辛。孔子亦经常对水沉吟,据《荀子?宥坐》及《孔子家语?三恕第九》记载,当年,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并解释‘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时,说道∶“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水啊,灌溉万物、普施众生,却像不经意做的一样,不炫耀,不声张,好像德行)。

    圣人的目的是探讨利民的办法,动植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水自然对他们大有启迪。将民生问题作为自己的重任,使水成为一种理想,一种信仰。

    二、水是一种执着与坚毅

     “其万折也必东,似志”,为了实现入海的梦想,水目标坚定,勇往直前,如遇阻挡,它也不会灰心丧气,一有机会,便呼啸着奔腾向前,即使刀山火海,百仞之谷,也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好像勇敢(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

    水的这种目标坚定,不折不挠的意志细细想来,确实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成功人士应如是。

    三、水是一种处事智慧与力量

     “智者乐水”,水确实能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孟子曰∶“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大禹治水,就是行其所无事。假如聪明人也能行其所无事,才智也就不小了),凡事应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努力实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儒家与道家的不谋而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见拙作《名家皆曰无为而治,如何在管理上古为今用》)。“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以柔克刚,水滴石穿,这是多大的力量与智慧。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大水不潦潦”,而川泽皆纳,力量日益壮大。水在崇山峻岭中“飞流直下三千尺”,在平原处则“内保之而外不荡”,胜似闲庭信步。水当静则静,当勇则勇,“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就鲜洁,似善化”,“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故能因地制宜,依理行事,泽被万物,实现远大目标。孔子在面对水时亦曰∶“深则厉,浅则揭”(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颇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气概,这与佛家四摄中所提及的“同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华夏先辈们也曾微笑着说∶“得高歌处且高歌”、“遇饮酒时须饮酒”、“得缩头时且缩头”。

    智慧不是阴谋,但成就事业需要“阳谋”。怀着远大理想,水能因地制宜,入乡随俗,刚柔相济,动静结合,不放弃任何机会,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终的梦想。“好话不在言多”,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无容质疑当首数老子的《道德经》(亦称为《老子》)。《老子》以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以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与儒、释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华夏文明基本肌骨。

     “上善若水”之句原见于《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即是说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据说当年向老子求道的孔子听了之后,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一部《老子》道德五千言,总述了一个“道”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认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为一体。天地乃自然之物;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

     “上善若水”,就是道法自然,提倡水的品德,与世无争。这样的“无争”,不是消极的“无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七十八章又写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认为,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这是因为善处其地;空处湛静,深不可测,这是因为善为其渊;损而不竭,施不求报,这是因为善为其仁;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这是因为善守其信;洗涤群秽,平准高下,这是因为善治其物;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这是因为善用其能;不舍昼夜,盈科后进,这是因为善待其时。所以老子认为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于是在中国的汉代初期,文、景二帝以“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作为治国思想,对民任其自然,休生养息,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一部《道德》五千言,以“道”为基本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充满了阴与阳,柔与刚,明与暗,弱与强,弛与张,屈与伸,巧与拙,静与躁,寒与热,祸与福,利与害,益与损,盈与亏,塞与通的辩证之法。“上善若水”正是道法自然的具体体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时有感,是以论之.


中共九江市委党校主办 电话(传真)0792-8222960 赣ICP备18014993号

地址: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兴城大道延伸段 邮编:3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