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园地 > 学习体会
学习园地
学习体会

大力传承保护利用九江红色文化资源

发布时间:2024.07.08 作者:鹿培 来源: 访问人数:1796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九江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打造具有九江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推动九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守正创新,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时代进化。一方面,深挖“精神富矿”,释放内生动力。九江是老革命根据地,是早期江西革命的领导中心之一,苏区精神、老区精神、垦荒精神、抗洪精神在这里绽放新的时代光芒。要向内挖掘,盘清“家底”,大力开展文物保护和研究阐释工作。通过查阅党史文献、寻访烈士后代、邀请史志专家等方式,挖掘、整理红色文化资源,为建立红色资源保护制度奠定基础。要用好“红色讲堂”,打造教育阵地。组建“红色讲师团”,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依托革命遗址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打造教育阵地,增强人们的情感认同、精神认同、价值认同。另一方面,创新“精神表达”,激发创造活力。要高质量推进实施红色文艺精品工程。以九江赣北革命斗争史相关题材为主题,深入发掘、整理、提炼、创作,打造一批“硬核”红色文化艺术精品,推动红色文化走出九江、走出江西、走向全国。要创新叙事内容,注重发挥红色资源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作用,找准红色文化与九江中心工作、重要时间节点的融合点,赋予九江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

提质增效,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品牌亮化。一方面,数字赋能,提升红色资源管理保护利用质效。积极引入大数据、元宇宙等前沿技术,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品牌建设,助推孕育以创新为核心的文化新质生产力。要升级采集与保护手段。建设现代化、信息化数据库,实现对红色文化遗产的科学化、数字化管理。要迭代展示与传播途径。建设高质量、氛围浓的数字化红色场馆,打造立体、生动的传播体系,让红色文物“活起来”,红色文化“火起来”。另一方面,做大“联动”,突出实效。要全市联动,打造集中连片红色矩阵。紧密结合市县总体规划,有序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全面、系统、长期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充分依托城区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甘棠湖小划子会议遗址和九八抗洪展陈馆等,打造集中连片红色文化景区,创建九江红色地标。要项目联动,培育九江文化品牌。以重大红色项目为依托,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等基地,最大限度释放红色文化资源“乘法”效应。策划传播交流项目,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拓宽红色事业、赓续红色血脉,实现“破圈”效应,提升九江红色文化品牌影响力。

融合发展,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价值转化。一方面,用活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旅深度融合。要突出红、古、绿、特文化要素,加快推进红色资源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多部门联动,打造长江经济带文化品牌,朝着全国著名的红色研学、教育、旅游基地目标迈进。要丰富红色文旅产品供给体系,突出九江“红色故事”独特性,唱响“红色品牌”,激发红色文旅消费,充分实现红色文化资源政治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的统一。另一方面,探索实施“红色文化乡村振兴”计划,促进产业兴旺。要对红色革命遗址周边的人居环境、红色氛围营造等方面进行修复亮化改造,提升周边生态风貌,推进生态建设,“红”“绿”呼应,开发“红色+美丽乡村”模式。要将红色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宣传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红色景点吸引游客,发展茶叶生产、加工、展销以及桑葚采摘等特色农业,推动餐饮、培训、旅游等服务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九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寻新的发展路径。

中共九江市委党校主办 电话(传真)0792-8222960 赣ICP备18014993号

地址: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兴城大道延伸段 邮编:332000